国庆过后,国内橡胶行情再次大幅下跌。其中天然橡胶期货市场价格跌幅超过10%。虽然美国9000亿美元救市方案确实可以增强人们对经济状况的信心,避免金融形势的进一步恶化。但大量资金注入市场也增加了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橡胶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国内外橡胶中期行情将弱势运行,难以出现持久性的强劲反弹,反弹过后还有可能继续跌落,这个趋势主调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最终消费能力减弱 国内外橡胶中期价格行情弱势运行,最主要因素是美国消费能力出了大问题。最近10年来,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美国人在消费问题上长期“寅吃卯粮”,过度透支了未来消费。有资料表明,9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实施后,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达到创纪录的8%以上。因而一段时期内美国将处于消费“还债”阶段,这就使得今后美国人的消费能力,包括汽车轮胎、胶鞋等耗胶产品需求显著减弱。今年9月美国新车销售量同比下降27%,降至17年来的最低水平。预计2008年美国汽车销售量将回落到1400万辆左右,比上年下降15%。全世界的汽车销量也将出现8年来的首次下降。 9000亿美元救市实施后,大量资金注入市场,有可能再度引发美元贬值。尽管美元贬值在短期内有可能推高国际市场橡胶、石油产品价格,有可能推高海运费用,但却因此导致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美国和全球市场购买力更多缩水,对橡胶消费能力形成新的冲击,这就使得今后更大价格下跌成为可能。 美国消费属于全球性最终消费,在世界最终消费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全球经济“火车头”的功能,因为美国“消费还债”,最终消费能力减弱,势必使得世界橡胶消费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处于相对低迷阶段。这种橡胶及制品需求的减弱情况,将极大抑制下一阶段橡胶市场行情。 全球橡胶消费减弱的趋势可以从中国橡胶进口水平和轮胎等橡胶制品的出口水平急剧回落获得验证。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份累计,全国各类橡胶累计进口同比仅增长4.2%,其中合成橡胶累计进口量还出现了下降。 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橡胶进口国和中间消费国,也是轮胎等橡胶制品的最大出口国。中国橡胶原料和制品出口水平的急剧回落,甚至出现下降,表明全球橡胶需求不容乐观。 需求增长势头放缓 一段时期以来,持续性强劲上涨的橡胶价格,高额利润的产生,刺激了国内外橡胶,尤其是天然橡胶产能的迅速膨胀。据初步测算,从本世纪初到目前为止,东南亚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至少增加了3成。中国胶树种植面积也明显增多,尤其是民营胶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云南西双版纳州的植胶总面积就达到了615万亩,比2000年增加了1倍左右,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更多。这些新增胶树中的一部分已经进入开割,上市量将逐年增多。由于民营胶割胶面积的增加,以及中国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境外种植橡胶并流入境内加工的部分,今年全国天然橡胶产量不会减少,将继续稳定增长。 随着美国住宅、汽车等最终产品消费能力的萎缩,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增长减速,这些已经膨胀起来的橡胶和橡胶制品产能失去了“服务对象”,其过剩问题也就浮出了水面。受其影响,近期以来中国轮胎等耗胶产品产量持续减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8月份累计,全国轮胎外胎产量38073万条,同比增长13.9%,增长水平比去年同期回落了9个百分点。其他橡胶制品,尤其是胶鞋生产也都继续减速,有些月份还出现了负增长。下游耗胶行业的生产减速,也反映了橡胶产能过剩的趋势。 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国内外经济的双双减速,势必导致今后橡胶市场关系的供大于求,进而引发激烈的市场销售竞争,一段时期内抢占市场份额的“价格战”在所难免,并将由生产成本更低的民营企业率先展开。因此,国内橡胶企业,无论是橡胶原材料的生产经营企业,还是橡胶制品的生产经营企业,都要有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
必须引起注意的是,此次橡胶价格调整,并不仅仅是前期价格过高所引发的一次自我调整,而是全球经济发展失衡、中国经济发展失衡调整的反映。在这个更大、更深厚的背景之下,这个调整绝不是短时期内可以结束的,势必引发橡胶行业的重新洗牌。毫无疑义,这对一些企业而言是痛苦的,但又是全行业健康发展的必须代价。只有经过“价格寒冬”的淘汰,中国橡胶行业才能真正去劣存优,凤凰““涅槃”,实现产业集中度的大幅提高。